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梅风·春晚

张可久 张可久〔元代〕

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黄莺乱啼蝴蝶舞,几秋千打将春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湖在春风吹拂下景色特佳,湿润的薄雾轻烟笼罩着鲜花杨柳。黄莺在绿柳间婉转歌唱,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少女们荡了几下秋千,就把春天赶跑了,真令人惋惜。

注释
双调:宫调名。元曲常用宫调之一。落梅风:曲牌名,又名“寿阳曲”。全曲五句四韵,句式(衬字除外)为:三、三、七、七、七。
西子湖:即杭州西湖,古人常以美女西施(西子)比喻西湖之美,故得名“西子湖”。
湿冥冥:此指春日黄昏时的薄雾轻烟。冥冥,朦胧昏暗的样子。
黄莺乱啼:这里暗用唐代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的诗意。
打将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此曲作于张可久隐居杭州时的一个暮春。张可久对西湖有着一种特别的情结,钟嗣成《录鬼簿》称其“水光山色爱西湖,……新乐府惊动林苏”。他创作有几十首与西湖相关的小令,此曲即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完善

1、 陈鹏 闫丽红.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M].武汉:崇文书局,2020:198-199

赏析

  这首曲描写春天雨后的西湖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如同仙云缭绕,湖边蜂鸣蝶舞,到处活泼灵动,游春少女尽情地荡着秋千:看似写西湖暮春美景,实含对春天归去的眷恋和惋惜。全曲写景动静交织,画面和谐统一;写人造境奇特,立意新颖;语言清新活泼,韵味无穷。

  首句“东风景”点明作者创作的时间。东风是春天的象征,宋代朱熹诗句“等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用东风来代指百花盛开的春天。“湿冥冥柳烟花雾”具体地描绘出笼罩在蒙蒙雾中的西湖景色。“混冥冥”指春日黄昏时的薄雾轻烟。“冥冥”指朦胧昏暗的样子。西湖在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常呈现出极美的景致。如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云“水光潋滟晴方好,山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落梅风·春晚》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创作的散曲。此曲描写春天雨后的西湖笼罩在朦胧的雾气中,如同仙云缭绕,湖边蜂鸣蝶舞,到处活泼灵动,游春少女尽情地荡着秋千:看似写西湖暮春美景,实含对春天归去的眷恋和惋惜。全曲写景动静交织,画面和谐统一;写人造境奇特,立意新颖;语言清新活泼,韵味无穷。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年~约1350年),字小山(《录鬼簿》);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州区)人,元朝著名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现存小令800余首,为元曲作家最多者,数量之冠。他仕途失意,诗酒消磨,徜徉山水,作品大多记游怀古、赠答唱和。擅长写景状物,刻意于炼字断句。讲求对仗协律,使他的作品形成了一种清丽典雅的风格。 251篇诗文  187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阳春曲·春景

胡祗遹 胡祗遹〔元代〕

几枝红雪墙头杏,数点青山屋上屏。一春能得几晴明?三月景,宜醉不宜醒。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一帘红雨桃花谢,十里清阴柳影斜。洛阳花酒一时别。春去也,闲煞旧蜂蝶。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调·潘妃曲

商挺 商挺〔元代〕

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块玉·别情

关汉卿 关汉卿〔元代〕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